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相關內容如下——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
草案規(guī)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jié)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于奸淫幼女罪,草案指出,對奸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
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實踐中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性侵害未成年人等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較為突出,引發(fā)社會關切,建議修改刑法相關規(guī)定。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以下兩個方面補充完善。
一是修改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yǎng)的規(guī)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在刑法第十七條中規(guī)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jié)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統(tǒng)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yǎng)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二是針對司法實踐中反映的問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刑法保護。修改奸淫幼女犯罪,對奸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負有監(jiān)護、收養(yǎng)、看護、教育、醫(y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女性發(fā)生性關系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修改猥褻兒童罪,進一步明確對猥褻兒童罪適用更重刑罰的具體情形。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對于一些地方出現(xiàn)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還規(guī)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yè)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責任編輯:徐琢
版權所有:平安紹興新聞網Copyright2014號電話:0575-8516 2227、0575-8515 4422、0575-8517 8202地址:紹興市鳳林西路300號廣告代理合作單位:紹興市藍劍傳播有限公司;